未来,大制作的精品电视剧作品将成为趋势所向。
2015电视剧走向大制作,剧集过亿成常态
可以说,总局的“一剧两星”的颁布,改变了当下千台一剧,观众审美疲劳以及电视剧存量得不到有效释放的问题。而“一剧两星”直接带来的后果便是将电视剧推向了精品制造路线。
一剧两星,是指自2015年1月1日开始,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也就是说,这一政策的实施终结了实行了10年之久的"4+X"政策,同时也意味着各大卫视在购买剧集版权的成本上将会面临很大压力。
但是也正因为此,成本的骤增让各家卫视在考虑出手的时候更加谨慎,更倾向于选择市场受众基础好,制作精良,更容易收回成本并获得溢价回报的作品,从而迫使电视剧制作方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以及主创阵容进行制作,拿出内容优质、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来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此一来,生态链条终端的电视制作公司,会推出更多的精品去抢占市场,好的剧本和团队会变成稀缺资源。
事实证明,一剧两星的举措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优秀的良心剧。热播剧《伪装者》、《琅琊榜》以及2015年末口碑收视齐飞的《青岛往事》等剧,在为制作方、播出方带来天价收益回报时,也让剧中主创们再一次成为全民焦点。优秀演员,尤其是一线明星们,将目光投向传统电视剧市场也是情理之中的。据了解,《芈月传》选角之初就遭遇了疯抢的局面,陈紫函等明星就曾发博感慨选角竞争之激烈。
网剧洗白非一日之功
与大成本相对应的便是仍以粗制滥造为主流的网剧市场。虽然自2014年起,爱奇艺、土豆等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相继发力网剧市场,投入大成本进行网剧的更新换代,但是因为其监管不严密,准入门槛低,制作成本低廉的雷剧依然是网剧的生力军,受成本限制,网剧大多还是由一些三线甚至不入流的小明星担纲,充斥在爱奇艺、腾讯等各大视频网站的网剧们依然是各类服化道不走心,基本无演技,制作粗糙到难以入目的剧集。
以爱奇艺的《白衣校花和大长腿》为例,这个单看标题就充斥着浓浓的浮夸风的网剧,五毛特效更是随处可见,主演们在PS的“巴黎街道”、“皇家宫殿”等高大上的背景下谈情说爱,一股浓浓的假花插满头的即视感。很多网友表示,这特效五毛都不值。如果特效不给力,剧情来补救也可以,但是硕大的学校始终就漂浮着主配六个人,多金帅气炫酷的完美男主最后毫无预料的为女主坠楼殉情的剧情又刷新了不少网友的三观。
大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审美也越来越高,即使有各方严格把关的传统电视剧都稍有不慎就会被淹没在一片吐槽声中,更何况这种方方面面完全粗制滥造的雷剧了
还有槽点满满的《盗墓笔记》,虽然耗资高达六千万,号称电影级别的制作,依然不能为观众买账。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一线明星对于试水网剧持观望态度也是情理之中。
其实,这是一个循环,一环扣一环,良心剧的大制作,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剧集质量,良心剧的诞生又会随之带来良好的市场口碑,而观众买账了,广告商也必然随之蜂拥而至,这种口碑、效益双丰收的好剧,遭受明星疯抢是必然的,而粗制滥造的剧遭受冷遇也是必然的。
市场通过它的方式,进行调节,以期实现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为大众带去更优秀、更丰富的原创良心作品。目前来看,想要吸引更多关注,改善现状,除了善用当前资本关注外,原创力是各大视频网站网剧大有可为且必须攻克的堡垒。
明星经济发力,优质作品是其必然选择
在这个泛媒介、价值多元的时代,演员想要升级“超级巨星”似乎变得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多的职业偶像群体层出不穷,来分羹明星经济,所以演员在打造明星效应,重塑自身形象的同时,更重视自身的形象定位与打造,一线演员们在剧本、团队方面越来越挑。
诚然,一个优秀的电视剧制作班底,优秀的剧本和受众基础,这些都是吸引好演员的因素,比如今年 大热的古装传奇热播剧《琅琊榜》,制作成本高达上亿元,不仅请了原著海晏专心打磨剧本,服化道也相当走心,据说剧中所有演员都有官服、正服和居家便服若干替换穿,主演胡歌的一件外披就要15万元,从服装布料到刺绣暗纹,从头顶玉冠到腰间配饰,都经过仔细的考量。而胡歌凭借此剧也成为2015年度艺人,霸屏数月之久,身价也已上亿。
可想而知,良心剧带给演员的红利不单单是名利这么简单,对于一个演员日后的发展、形象打造,及演技的磨练,都将是看不见的无形资产。
未来影视剧产业多元发展的趋势已定,但是一线明星更青睐传统电视剧市场的现状也将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当然,网剧作为新生代力量,发力迅猛,未来会走向哪里,尚需事实检验。